不同培养条件会影响微藻的生长速度、总脂含量和脂肪酸产量。为了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平凡舟形藻(Navicula trivialis)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设计了盐、氮、磷、硅、温度和pH六种环境因素对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生长、总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的最适生长和产油条件,比较环境因素对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盐浓度对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盐浓度分别在0.18mol/L和0.24 mol/L时,最适合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生长,在最适生长的浓度下,两株藻的叶绿素a含量均有明显上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的值相对于其它盐浓度处理组值最高。在高盐浓度下,Fv/Fm和Fv/Fo降低,说明0.24 mol/L的盐浓度限制了两株藻的光合作用。平凡舟形藻在0.24 mol/L总脂含量最高,斜生栅藻则是在0.18 mol/L总脂含量最高,可以达到45.49%。平凡舟形藻棕桐酸在盐浓度为0.18 mol/L时测得最大值为70.40%,斜生栅藻中棕桐酸在盐浓度为0.03mol/L时测得最大值达到78.89%,后随盐浓度升高下降。(2)以硝酸钠为氮源时,硝酸钠浓度的不同对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影响不同,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随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平凡舟形藻细胞密度在氮浓度为1.0 mmol/L时增长最快,斜生栅藻则是在1.5 mmol/L时。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总脂含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0.5mmol/L和1.0 mmol/L,可分别达到37.28%和38.42%。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平凡舟形藻中棕桐酸在0.5 mmol/L时含量有最高,二十碳四烯酸在2.5 mmol/L时含量较多,可以达到7.82%。斜生栅藻的棕桐酸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均低于对照组。二十二碳六烯酸则是在0.24 mmol/L处理组时可以达到2.47%。(3)不同磷浓度调控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实验表明:偏高的磷浓度会抑制这两株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磷浓度为10 mmol/L时,斜生栅藻和平凡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呈下降趋势,说明过高的磷不利于这两株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在磷浓度0-10 mmomedical modell/L之间,总脂含量表现“增加-减少”趋势。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平凡舟形藻脂肪酸中棕桐酸在2.0mmol/L磷处理组含量较高,二十碳四烯酸在6.0 mmol/L磷处理组时值最大。斜生栅藻中棕桐酸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不同硅浓度调控下,平凡舟形藻的最适硅浓度为0.6 mmol/L,斜生栅藻是0.4 mmol/L,高于或者低于最适硅浓度,细胞密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呈下降的趋势。平凡舟形藻的最高总脂含量出现在0.2 mmol/L硅处理组为43.21%,斜生栅藻则是在不含硅时总脂含量最高。平凡舟形藻油脂成分表现为硬脂酸、二十碳四烯酸和亚油酸均是在硅浓度为0.2 mmol/L时含量最高,斜生栅藻中硬脂酸和亚油酸在0.6 mmol/L硅处理组时有最大值。(5)温度对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35℃条件下与其它温度处理组相比细胞密度低,说明高温不利于这两株藻的生长,平凡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在25℃含量最高,斜生栅藻则是在20℃。总脂含量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两株藻皆是在25℃处理组达到最大。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的脂肪酸中棕桐酸和棕桐油酸均是在35℃时含量最高,30℃时脂肪酸含量最大值出现的脂肪酸种类最多,平凡舟形藻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在25℃时占总脂肪酸的0.58%,斜生栅藻在20℃温度处理组二十二碳六烯酸可达2.77%。(6)pH=7.5时,最利于平凡舟形藻和斜生MS-275供应商栅藻细胞密度增长并进行光合作用及总脂含量的积累,pH=8.5次之。平凡舟形藻脂肪酸成分中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均是在pH=7.5的处理组含量最高。斜生栅藻中硬脂酸和亚麻酸在pH=8.5时处理组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8.46%和4.24%,二十二碳六烯酸在pH=7.5量最高。本研究通过对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这两株藻进行六种环境因素调控,发现在不同环境因子下平凡舟形藻和斜生栅藻的最适生长和总脂积累的最适条件不同,不同环境下的两株藻细胞密度、油脂含量、脂肪酸含量都会发生特异性变化,为规Erdafitinib IC50模化培养微藻及生产有价值产品提供可供参考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