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FABP4、血脂、BMI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脂、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浓度在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前列腺癌血清特异性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1)回顾性实验:按照纳入标准收集前列腺癌Telaglenastat细胞培养患者59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分析两组间血脂和BMI有无差异。将前列腺癌组根据患者Gleason评分及有、无骨转移进行亚组间比较。分析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10ng/ml时前selleck产品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总PSA及游离PSA/总PSA的关系。使用ROC曲线评估总PSA联合血脂、BM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2)FABP4实验:按照纳入标准收集前列腺癌患者30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34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液标本的血清FABP4浓度,分析两组间血清FABP4浓度差异,将前列腺癌组根据患者Gleason评分及有、无骨转移进行亚组间比较。分析FABP4与血脂、BMI、总PSA有无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估FABP4作为肿瘤标志物的预测价值;(3)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FABP4在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Fhuman‐mediated hybridizationABP4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不同Gleason评分组的关系。结果:(1)回顾性实验:比较发现前列腺增生组BMI高于前列腺癌组BMI,前列腺癌组脂蛋白(a)高于前列腺增生组脂蛋白(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Gleason分级与载脂蛋白A-Ⅰ存在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前列腺癌中有、无骨转移组中发现无骨转移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a)高于有骨转移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a),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总PSA≤10ng/ml时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血清的总PSA及游离PSA/总PSA无统计学差异(P>0.05);确定总PSA联合BMI、脂蛋白(a)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预测性。(2)FABP4实验:前列腺癌组血清FABP4浓度高于前列腺增生组血清FABP4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有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的血清FABP4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中不同Gleason评分组与血清FABP4浓度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ABP4浓度与总PSA存在正相关性,血清FABP4浓度与BMI存在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确定FABP4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预测性。(3)FABP4生物信息学:分析TCGA数据库及GTEx数据库,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FABP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使用UALCAN分析TCGA数据库FABP4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存在关联。结论:1.血脂和BMI在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关联;2.FABP4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前列腺癌诊断有优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