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以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为基础的一线治疗前提下,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以细胞起源(COO)分型为基础的一系列R-CHOP+X的临床试验虽未取得整体人群的显著获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创新策略的探索奠定了基础,随着近几年来以遗传学特征为基础的新基因分类研究逐渐完善和成熟,基于分子分型的DLBCL R-CHOP+X方案进获悉更多入大众视野,本文通过测序对DLBCL患者进行精准分型,对基于测序的亚型联合靶向药能否改善疗效进行预后比较。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收biologic enhancement治的111例DLBCL患者的石蜡包埋样本,从中提取基因组DNA经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分型,分别为MCD亚型、TP53突变型、BN2亚型、EZB亚型、N1亚型和其他型,能够进行测序分型且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患者有71例。2.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完成随访的71例患者中,随访日期截止为202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90个月,29例患者死亡,MCD亚型、TP53突变型、EZB亚型、BN2亚型中位生存期未达到,N1亚型中位生存期26.9个月,其他型中位生存期56.0个月。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MCCL 318952纯度D亚型中,Hans分型为non-GCB亚型、合并骨髓浸润、B症状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TP53突变型中,合并骨髓浸润、ECOG≥2分、LDH升高同时是OS、PFS的不良预后因素。BN2亚型中,男性、IPI≥2分、ECOG≥2分、淋巴细胞计数降低、LMR降低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BCL-2(+)、non-GCB亚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2分、淋巴细胞计数降低、LMR降低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EZB亚型中,合并骨髓浸润、B症状、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他型中,BCL-6(-)、LDH升高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LDH升高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3.将各亚型患者中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示无独立预后因素。4.根据是否基于分子分型添加特定靶向药,将联合和未联合靶向药的MCD亚型患者和整体患者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示MCD亚型和整体患者中联合特定靶向药的患者存活率均为100%,基于分型联合特定靶向药与MCD亚型患者和整体患者的OS都显著相关(P<0.05)。结论:1.单因素分析结果示:Hans分型、骨髓浸润、B症状、淋巴细胞计数与MCD亚型DLBCL预后相关。骨髓浸润、ECOG评分、LDH与TP53突变型DLBCL预后相关。性别、IPI评分、ECOG评分、淋巴细胞计数、LMR、BCL-2、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与BN2亚型DLBCL预后相关。骨髓浸润、B症状、单核细胞计数与EZB亚型DLBCL预后相关。BCL-6、LDH与其他型DLBCL预后相关。2.基于分子分型添加特定靶向药不论在MCD亚型患者中还是在整体患者中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