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负性解释偏向事件相关电位特征

目的 探索抑郁症负性解释偏向脑电反应特征。方法 招募抑郁症患者19例,均是来自2019年8月~2020年Ferrostatin-1小鼠1更多月在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诊治的患者,同时期社会招募正常对照17例,评估之后完成面孔情绪图片识别任务,收集中性面孔情绪图片识别准确率和两Lab Equipment组受试者面对面孔情绪图片时LPP波幅的差异数据,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验证抑郁症患者负性解释偏向的行为学特点,并探索其脑电反应特征。结果 相较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患者识别中性面孔情绪图片的准确率显著下降(70.20±21.53,82.38±13.78,P=0.048),67.15%的错误偏向负性;处理面孔情绪图片时,抑郁症组面对中性(13.14±4.28)和悲伤(12.37±5.76)面孔情绪图片时的晚发正电位(LPP)波幅相当,显著高于面对开心(10.43±6.73)面孔情绪图片时,P<0.05;抑郁症组这种LPP波幅变化与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认知因子分数呈正相关(P<0.01,r=0.692)。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负性解释偏向,其脑电生理变化反映了抑郁症负性解释偏向部分机制,事件相关电位有望成为探索抑郁症解释偏向脑电生理机制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