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血液的、多组学、多维度的疗效评估方法在淋巴瘤患者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患者10 ml外周血,通过cfDNA的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来评估基因组拷贝数畸变(CNA)和片段化模式(FS),同时检测一组血浆蛋白标志物(PTM)水平,经过对以上3个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转化得到受检者癌症疗效分值(CES),通过比较治疗前后CES变化来评估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应答情况。结果:共采集35例患者的基线数据,其中23例(65.7%)CES值升高。18例患者完成第1次监测,结果显示,9例基线CES阳性患者VX-445体内实验剂量第1次检测时CES值明显下降,疗效评价为PR,与同期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出高度一致性。评估所有患者CNA变异谱,23例患者染色体存在部分片段扩增或缺失,最常见的扩增部位为8q24.21,该区域内包含MYC等重要的癌基因;最常见的缺失部位为1p36.32、4q21.23、6q21、6q27、14q32Canagliflozin体外.33等,以上区域有PRDM1、ATG5、AIM1、FOXO3和HACE1等抑癌相关基因表达,可能与淋巴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瘤发生发展相关。结论:这种多组学、多维度的疗效检测方式以更便捷、灵敏、无创的优势,从分子水平评估淋巴瘤患者的肿瘤负荷,能够做出更准确的疗效评价,有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