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R、NLR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的比值(LMR)、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10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初诊、初治10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Hans分型、结外侵犯个数、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COG评分、B症状、LDH、LMR、NLR、治疗4-8周期后LMR、疗效评价、PFS、OS。统计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出LMR、NLR最佳截断值,并对其展开分组,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LMR、NLR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使用了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组别LMR、NLR的PFS和OS生存曲线;使用了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影响DLBCL患者PFS、OS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本研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出LMR、NLR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8和3.02,并对其进行分组(低/高LMR组、低/高NLR组)。应用卡方检验进行临床特征比较,低LMR组(<3.28)与结外侵犯个数多、Ann Arbor分期Ⅲ-Ⅳ期、ECOG评分2-5分、LDH水平高于正常值、IPI评分3-5分及有B症状相关(P<0.05);高NLR组(>3.02)与Ann Arbor分期Ⅲ-Ⅳ期、LDH水平高于正常值、IPI评分3-5分相关(P<0.05)。通过K-M法分析低LMR组患者的3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60%、65%,高LMR组分别为82%、86%;高LMR组患者3年PFS率和OS率均高于低LMR组(P<0.001、P<0.001);低NLR组患者的3年Pwww.selleck.cn/products/mln-4924FS率及OS率分别为84%、92%,高NLR组分别为42%、36.9%;低NLR组患者3年PFS率和OS率均高于高NLR组(P=0.002、P<0.001);低LMR组中治疗4-8周期后LMR降低、升高两组患者PFS、O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730、P=0.352);高LMR组中治疗4-8周期后LMR降低、升高两组患者PFS、O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753、P=0.575)。使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低LMR、高NLR是影响DLBCL患者PFS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III和IV期、有B症状、IPI评分3-5分、ECOG评分2-5分、高LDH、低LMR、高NLR是影响DLBCL患者OS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因素再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低LMR是影响DLBCL患者PFS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B症状、低LMR是影响DLBCL患者OS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ntegrase抑制剂:LMR是影响DGel Imaging SystemsLBCL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是影响DLBCL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