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DNCB致犬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犬特应性皮炎(Canine atopic dermatitis,CAD)是一类以瘙痒和皮炎为主要特征的犬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具有遗传倾向性,因而难以根治,严重影响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GC)等免疫抑制剂来缓解CAD,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机体出现代谢紊乱和免疫力低下等不良反应。新研发的JAK通路阻断剂奥拉替尼虽然副作用更少,但易形成耐药性,且价格高昂。因此,寻找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CAD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白藜芦醇、补骨脂素、木犀草素、厚朴酚和积雪草苷等天然化合物安全性高、副selleck激酶抑制剂作用少,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能有效治疗人类各种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AD),然而其对CAD是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仍未知。为从上述五种药物中筛选出对CAD具有治疗价值的药物,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实验:(1)天然化合物治疗小鼠AD的效果评估基于动物福利的替代原则,本研究首先以小鼠AD模型对五种天然化合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在皮肤表面涂抹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小鼠AD模型。将AD小鼠分为6组(n=6),每天经胃灌服不同药物(白藜芦醇、补骨脂素、木犀草素、厚朴酚和积雪草苷)或溶剂(1%羧甲基纤维素钠),同时记录各组小鼠皮肤眼观病变,持续21 d。实验结束时,采集各组小鼠的造模处皮肤和脾脏,通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RT-PCWatson for OncologyR法测定炎性因子IL-4、IL-5和IL-13 m RNA表达水平,以评估不同天然化合物对小鼠AD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补骨脂素组、木犀草素组、厚朴酚组和积雪草苷组小鼠皮肤病变评分和脾指数呈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白藜芦醇组降低最明显(P<0.05)。小鼠皮肤H&E染色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抑制DNCB引起的表皮层增厚和真皮层炎性细胞浸润。RT-PCR法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小鼠IL-4、IL-5和IL-13 m 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白藜芦醇组炎性因子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综上,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小鼠的AD样病变,缓解皮肤炎症。(2)白藜芦醇治疗犬特应性皮炎的效果评估以上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小鼠AD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本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于犬AD模型的治疗效果。选取健康比格犬12只,造模组犬皮下注射和皮肤贴斑DNCB诱导CAD,对照组犬注射和贴斑使用同体积DNCB对照液。将AD犬分为2组(n=4),分别经口灌服BMS-354825临床试验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白藜芦醇溶液,持续14 d,同时记录各组试验犬的皮肤病变和瘙痒情况,并进行评分。在贴斑24 h和给药14 d时,采集各组犬血液和皮肤样本,用于血常规检测、血生化检测、皮肤组织H&E染色和皮肤组织炎性因子RT-PCR表达测定,综合评价白藜芦醇治疗CAD的效果。结果如下:(1)在皮肤贴斑后,模型组与药物组犬皮肤病变和瘙痒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连续给药7 d和9 d时,药物组皮肤病变分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连续给药9 d时,药物组皮肤瘙痒分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2)犬血常规结果显示,在贴斑24 h和给药14 d时,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3)犬血生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GLU、CRP,以及药物组CRP在贴斑24 h时均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ALB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各项指标在贴斑24 h时无显著性差异,药物组CRP在给药14 d时降低。(4)犬皮肤H&E染色结果显示,在贴斑24 h后,模型组与药物组试验犬皮肤角质层疏松甚至脱落,表皮层细胞排列不规则,表皮层与真皮层分离,真皮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药14 d后,模型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药物组表皮增厚程度有所改善,表皮细胞排列规则,真皮层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5)炎性因子RT-PCR测定结果显示,模型组犬皮肤IL-4、IL-6和IL-1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药物组IL-4、IL-6和IL-1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上述研究表明,与补骨脂素、木犀草素、厚朴酚和积雪草苷相比,白藜芦醇对小鼠AD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白藜芦醇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CAD的临床症状,抑制皮肤炎症,对CAD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寻找CAD的辅助或替代药物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