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的表达激活是细胞无限增殖并走向癌变的关键步骤,而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端粒酶的活性也呈正相关地增强,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评价端粒酶活性对中国肺癌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索端粒酶活性在肺癌临床检测上的潜在价值。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端粒酶与肺癌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12月,并采用Meta-Disc1.4、RevMan5.3和Stata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完成了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适用性评价、Meta分析、回归分析、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分析。本次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研究样本1 267例(肺癌组801例,对照组466例)。结果显示,端粒酶活性诊断肺癌的合并敏感度(SEN)、特grayscale median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和诊断比值比(DOR)分别为:0.75(95%置信区间:0.71~0.78)、0.90(95%置信区间:0.87~0.93)、9.31(95%置信区间:4.58~18.94)、0.23(95%置信区间:0.15~0.35)和44.99(95%置信区间:18.36~110.27),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0 4。费根(FagaMLN8237n)列线图显示,设定验前概率为20%,辅以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为81%。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评估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诊断的价值,研究结果发现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进一步为将端粒酶活性的检测MRTX849生产商并入肺癌临床有效检测项目提供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