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

目的 使用析因设计分析在静脉注射丙泊酚之前,使用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以及使用不同间隔时间,对丙泊酚注射痛(PI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360例,男167例,女19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艾司氯胺酮0.05 mg/kg(A组),艾司氯胺酮0.075 mg/kg(B组),艾司氯胺酮0.1 mg/kg(C组),每组12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40例。A1组、A2组、A3组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05 mg/kg后,分别间隔30 s、45 s、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B1组、B2组、B3组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075 mg/kg后,分别间隔30 s、45 s、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C1组、C2组、C3组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 mg/kg后,分别间隔30 s、45 s、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采用McCririck量表评价PIP发生情况。记录术中丙泊酚诱导剂量,术后恶心呕吐、呼吸遗忘、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情绪低MED-EL SYNCHRONY落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间隔不同时间对减少P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与不同间隔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九组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术后恶心呕吐、呼吸遗忘、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艾司氯胺酮0.05、0.1 mg/kg以及间隔时间30 s、1 min比较,使用艾司氯胺酮0.075MRTX1133试剂 mg/kg、间隔时间45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可有效抑制PPF-03084014体内IP,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