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取代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毒性评价及机制研究

目的 根据构效关系对去氢骆驼蓬碱的7位进行结构修饰以得到低毒性化合物,并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其减毒机制。方法 将去氢骆驼蓬碱衍生成哈尔酚后,通过酯化反应得到7-取代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并用1H NMR、13C NMR、IR和MS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测定衍生物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以秀丽隐PEG300配制杆线虫为模型进行毒性评价,然后基于液质研究药物对线虫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结果 去氢骆驼蓬碱给药导致线虫体长变短、身体弯曲频率降低、死亡率上升,而7-取代衍生物对线虫的毒性反应均下降,其中高浓度(320μmol·L~(-1))1b给药组与空白组的线虫相比也未见显著性差异。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相比于去氢骆驼蓬碱,1b给药对线虫体内嘌呤代谢通路的影响力水平显著降低。此外,两种药物都会下调线虫体内多种氨基酸(如L-丙氨酸、L-谷氨酸、L-精氨酸等)含量,还会上调线虫SOD-3蛋白水平点击此处。结论 1b对线虫的生长、发育、运动能力的毒性比去氢骆驼蓬碱显著降低,其减毒效应可能与降低对线虫体内的嘌呤代谢通路的影响有关。此RNA Immunoprecipitation (RIP)外,去氢骆驼蓬碱和1b都会导致线虫氨基酸代谢通路紊乱,这可能会影响活性氧稳态并激活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