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表观遗传疗法原理,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等方法研究5-氮杂胞苷调节新型冠状病毒RNA的甲基化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抑制新冠病毒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从而为COVID-19提供新的潜在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包装假病毒VSV-SARS-Co V-2-Sdel18并感染BHK21-h ACE2细胞,设置5-氮杂胞苷、氯喹以及5-氮杂胞苷+氯喹混合液三个处理组别,检测不同组别药物对LY2835219采购VSV-SARS-Co V-2-Sdel18病毒的抑制效果。2.对病毒基因组RNA进行甲基化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病毒RNA的5-甲基胞嘧啶水平。3.利用S CAR-T模型检测实验,观察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对炎症因子IL-6、TNF-α分泌影响。4.对细胞RNA进行转录组测序,计算5-氮杂胞苷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基因,并Trichostatin A IC50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研究结果:1.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显著降低了VSV-SARS-Co V-2-Sdel18的复制效率。5-氮杂胞苷、氯喹、5-氮杂胞苷+氯喹组合用药相比未见明显差异。2.5-氮杂胞苷处理降低了总RNA 5-甲基胞嘧啶修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5-甲基胞嘧啶水平降低了23.47%。3.VSV-SARS-Co V-2-Sdel18刺激的炎症因子IL-6、TNF-α分泌,在较高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后受到抑制,随着用药浓度的升高显著减少。4.5-氮杂胞苷处理导致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hepatic fibrogenesis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在感染相关通路和免疫相关通路。结论:5-氮杂胞苷对病毒复制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氯喹相近,但细胞毒性在较高浓度下高于氯喹。5-氮杂胞苷主要结合到病毒的RNA中,通过干扰5-甲基胞嘧啶修饰来阻止病毒复制,并可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炎症因子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