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甘薯品种的培育离不开丰富的甘薯种质资源,我国自引进甘薯以来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研究、甘薯抗病虫害资源筛选及营养品质分析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等表型进行综合鉴定和评价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对40份甘薯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黑斑病抗性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甘薯育种、品质改良及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40份甘薯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其农艺性状上有较Compound C大差异,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8.24~36.48%之间波动,其中平均单薯重、单株产量和最长蔓长变异系数较大,说明供试品种在这些性状上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最长蔓长、单株薯数、大中薯率和平均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茎粗、基部分枝数呈正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单株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平均单薯重>最长蔓长>大中薯率>单株薯数>茎粗>基部分枝数;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可知,齐宁21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2.通过对40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黑斑病抗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2份,分别为秦薯5号和秦薯6号,抗病品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Rapamycin.html种33份,感病品种2份和高感品种3份,为甘薯育种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甘薯黑斑病抗性资源。3.通过对40份甘薯种质资源7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发现不同品种的品质性状变幅较大,7个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在11.93~170.02%之间波cysteine biosynthesis动,其中花青素、类黄酮、绿原酸和总酚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性状能为甘薯品质性状改良提供遗传资源基础;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干物质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总酚、类黄酮、绿原酸和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酚、类黄酮、绿原酸和花青素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为徐紫薯8号;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总酚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可作为评判甘薯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4.40份甘薯种质资源农艺性状、抗病性和品质性状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均单薯重、基部分枝数、茎粗、总酚含量、干物质含量、花青素含量和病斑直径对甘薯综合评价的贡献率较高,可作为衡量甘薯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中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五的品种为川紫薯6号、121828、14315、齐宁21和徐紫薯8号。本研究对40份甘薯种质资源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甘薯品种不同用途的育种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