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CdTe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CdTe@ZnS QDs和Ag_2Se QDs促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作用的差异,探究炎性反应产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源性小胶质细胞株BV2为体外模型,QDs设置1.25、MG132供应商2.50和5.00 nmol/L浓度梯度,分别染毒3、6、12和24 h。比色法检测细胞LDH释放,ELISA法检测胞外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Epimedium koreanum胞核和细胞质内P65和Ikb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细胞分别暴露于3种QDsdiABZI STING agonist后,与对照组相比,LDH释放水平会随着QDs染毒时间和浓度升高。LDH升高水平:CdTe QDs>CdTe@ZnS QDs>Ag_2Se QDs; IL-1β释放水平也随着QDs浓度升高,IL-1β升高水平:CdTe QDs>Ag_2Se QDs>CdTe@ZnS QDs。暴露后,细胞质内P65和Ikb表达水平随QDs浓度升高而减少;细胞内ROS水平随QDs浓度升高,ROS升高水平:CdTe QDs>CdTe@ZnS QDs>Ag_2Se QDs。结论 3种QDs均可引起BV2细胞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激活NF-κB通路。比较3种QDs的细胞毒性和促炎效应,包锌可以有效缓解含镉量子点的毒性,低毒组分的量子点毒性有很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