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selleck Erdafitinib(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早期发现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诊断为DILI患者219例,经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方法(RUCAM)评分≥6分诊断,并将肝损伤程度分为1级(轻度)、2级(中度)和3级、4级、5级(重度)。结果 在本组219例DILI患者中,最常见的可疑致病药物为中药类(30.1%)、抗结核药物(12.3%)、抗生素(11.9%)、抗肿瘤及免疫抑制剂(7.8%)和解热镇痛药(6.4%Chinese herb medicines);肝细胞损伤型1ABT-263溶解度60例,胆汁淤积型42例,混合型17例;三型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程度1级100例,2级32例,3级以上87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重度肝损伤占比分别为57.1%和53.0%,均显著高于肝细胞损伤型的33.7%(P<0.05);肝细胞损伤型治愈或好转率为93.8%,显著高于胆汁淤积型的61.9%或混合型的70.6%(P<0.01)。结论 了解临床常导致DILI的可疑药物、临床类型和病情评估方法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都很重要,需要进一步规范处置流程,防止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