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疫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疫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情况,为下一步防控措Nirogacestat体内实验剂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疫情的基本信息及病原学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5—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累计报告疫情565起(含疱疹性咽峡炎病例40起),每年疫情数为7~112起。疫情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中487起发生于平原地带,疫情数位居前2位的街道/乡镇为拱辰街道和长阳MS-275核磁镇;疫情发生场所以托幼机构最多,其次为家庭。不同年份间疫情季节分布、发生场所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每起疫情病例数介于2~23例间,371起病例数均为2例。疫情病例数在不同年份间、场所间的分布Herbal Medicatio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56起疫情具有病原学定性结果,以Cox A6、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疫情病原学定性在不同年份间、不同季节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疫情发生具有季节性,呈双峰分布,主要集中发生在平原地带,多涉及托幼机构和家庭场所,托幼机构疫情易涉及较多病例,以Cox A6为优势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