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1型糖尿病(T1D)表现出性别特异性代谢状态,包括氧化应激和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这强调了根据性别评估微量元素水平的重要性。此外,胰MK-1775配制岛素自身抗体阳性非所有T1D患者发病特征,如果一些T1D高危人群能够通过常见的临床指标预测疾病的发生,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此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以严重的氧化应激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起病急,致死率高。因此,迫切需要评估此并发症中微量元素的同时构建有效且科学的统计预测模型,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本研究旨在评估T1D患者及DKA患者微量元素水平以及微量元素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微量元素和临床参数构建性别特异性辅助预测模型。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收取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105名胰岛素自身抗体阴性的T1D患者(43例男性和6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1–21岁),其中DKA病人共47例(23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18岁);同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年龄/性别与疾病组匹配的105例健康个体(43例男性和6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1–21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血清中的钙(Ca)、镁(Mg)、锌(Zn)、铜(Cu)、铁(Fe)、硒(Se)。以7:3的比例将受试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模型验证。应用LMS方法评估微量元素水平、诊断效能与异常临床指标数目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女性T1D人群血清镁、钙、铁水平低于健康女性,而男性T1D个体血清铁、锌和铜水平高于健康男性人群。T1D组男性血清铁和铜水平高于女性,男性血清镁水平低于女性。DKA患者的血清镁、钙和锌水平较低,DKA患者血清铁、铜和硒水平较高。DKA组与非DKA组血清铁、锌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辅助预测模型(甘油三酯、总蛋白、血清镁)在男性中的预测效率最高(AUC=0.993),而模型(载脂蛋白A、肌酐、铁、硒、锌/铜比)在女性人群中的预测效率最高(AUC=0.951)。模型已通过验证集验证,拟合Aeromonas hydrophila infection优度检验和决策临床分析(DCA,decision clinical analysis)结果均证实了其令人满意的临床适用性。低水平的总蛋白(TP)、血清锌和高水平的脂肪酶是预测DKA的有效组合(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和0.961)。男性血清镁和锌水平随着异常临床参数(NACP)的增加而呈波动趋势。女性血清锌水平随NACP增加呈升高趋势;男性和女性血清硒随着NACP的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构建的DKA预测模型的预测效率随NACP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论:1.T1D患者血清Mg、Fe和Cu存在性别特异性差异。2.男性的甘油三酯、总蛋白和血清镁以及女性的载脂蛋白A、肌酐、铁、硒、锌/铜比值的组合可以有效预测抗体阴性患者的T1D。3.TP、脂肪酶和ZPR-171使用方法n联合应用可有效预测D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