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2022年本院962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腹部B超与幽门螺杆菌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蛋白、低密度蛋白、白蛋白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段受试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相关因素指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不同体型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结果 962例健康体检者中,285例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29.63%,48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50.21%。对962例体检者按照不同年龄分组,对比不同年龄段体检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18~29岁组检出率最低,为11.43%,50~69岁组检出率最高,为39.85Infection-free survival%,不同年龄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年龄段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18~29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7.14%,50~69岁组阳性率最高,为60.35%,随年龄变化趋势相同。按照是否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将其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临床资料,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MI为(25.79±3.81)kg/m~2,空腹血糖为(5.52±0.47)mmol/L,甘油三酯为(2.65±0.99)mmol/L,胆固醇为(5.05±0.54)mmol/L,低密度蛋白为(2.84±0.43)mmol/L,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1Alpelisib.05%,均高于对照组水平,高密度蛋白为(1.29±0.16)mmol/L,低于对照组水平。4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感染幽门螺杆菌分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组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阳性组患者BMI为(27.25±2.47)kg/m~2,空腹血糖为(5.57±0.48)mmol/L,甘油三酯为(2.74±0.98)mmol/L,胆固醇为(5.10±0.55)mmol/L,低密度蛋白为(2.96±0.34)mmol/L,均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高密度蛋白为(1.28±0.15)mmol/L,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对全部受试者按照BMI水平分为消瘦体型组、正常体型组、超重体型组、肥胖体型组,肥胖体型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于其他分组(χ~2=19.111,P<0.05),肥胖体型组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为59.49%,高于其他分Compound 3体外组(χ~2=28.579,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与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蛋白、低密度蛋白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50~69岁、肥胖体型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