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多糖通过抑制炎症和内质网应激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病(NAFLD)是一类发病机制复杂的代谢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但目前尚无药物可用于直接治疗NAFLD。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炎症可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一步恶化,植物多糖已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调节免疫系统,缓解炎症有良好的作用效果。陈皮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资源之一,但其主要成分陈皮多糖(DTPP)对NAFLD治疗效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对DTPP进行了提取和表征,探究其在体内外对缓解NAFLD炎症和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效果。利用LPS+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中促炎特异性标志物TLR4、CD11c和i NOS的表达,定量分析培养基中NO、IL-6和TNF-α的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胞内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Chop、GRP78、xbp1s的表达。利用油酸钠诱导的THLE-2细胞作为脂质累积细胞模型,探究DTPP对细胞脂质累积的缓解效果和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随后,构建高脂饲料诱导NAFLD斑马鱼模型评估DTPP对肝脏脂肪变性的缓解作用,并提取NAFLD斑马鱼肝脏进行基因转录组分析,探究其潜在的药理学机制。结果:(1)DTPP总糖含量达89.04%,总蛋白质含量为0.193%,分子量Mw为98.001 k Da。DTPP的多糖连接方式为[Araf-(1→]、[Arap-(1→]、[→3)-Araf-(1→]、[→5)-Araf-(1→]、[Galp-(1→]、[→3,5)-Araf-(1→]、[→4)-Galp-(1→]、[→4)-Glcp-(1→]、[→3)-Galp-(1→]、[→6-Glcp-(1→]、[→6)-Galp-(1→]、[→4,6)-Galp-(1→]和[→3,6)-Galp-(1secondary endodontic infection→]。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0.029:0.168:0.137:0.019:0.647。(2)由MTT细胞毒性实验可知DTPP在浓度为80μg/m L时可抑制巨噬细胞存活率,在10-40μg/m L范围内对小鼠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DTPP能够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相关促炎细胞因子NO、TNF-Telaglenastat分子量α、IL-6的含量,抑制细胞受体TLR4、CD11c及i NOS的表达,下调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Chop、xbp1s、GRP78和炎症因子相关基因TNF-α、IL-6和i NOS的表达量,减弱NF-κB和IRE1α相关蛋白的表达。(3)DTPP在10-40μg/m L范围内对人正常肝细胞THLE-2无明显毒性作用。DTPP能够有效减少THLE-2细胞脂质生成,同时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IRE1α、GMK-2206抑制剂RP78和xbp1s的表达。(4)DTPP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斑马鱼肝脏脂质累积和肝脏巨噬细胞聚集。斑马鱼肝脏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DTPP抑制肝脏脂质累积和巨噬细胞聚集与炎症和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有关。结论:(1)DTP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且占比最大的单糖成分为阿拉伯糖。(2)DTPP可能通过干扰LPS/TLR4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反应,同时减轻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脂质累积。(3)DTPP能够减轻斑马鱼肝脏脂质累积和巨噬细胞聚集,最终缓解肝脏脂肪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