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地区自然人群中三种炎症指数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脑卒中(Stroke),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入大脑而引起脑部组织损伤的一类急性脑血管性疾病。脑卒中发病率持续增高,脑卒中死亡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因。炎症反应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之一,已有研究报道,某些炎症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但是有关血细胞炎症指数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我国辽宁immune factor省农村地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炎症指数与脑卒中的相关性,为我国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参与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开展的中国东北农村心血管健康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并开展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查,一般情况问卷调查。炎症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LR=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CCRG 81045说明书/L);PLR=血小板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SII=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血小板计数(×109/L)。采用SPSS2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描述各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LR、PLR、SII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 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估计NLR、PLR、SII与脑卒中的关联强度。所有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267名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中男性3779人,占45.7%,女性4488人,占54.3%,年龄均值为54.2±10.5岁,研究人群脑卒中患病人数为789人,患病率为9.5%。随着NLR、SII的水平增加,研究人群的脑卒中患病率风险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NLR:P<0.001;SII:P<0.001)。按照慢性炎症指数NLR、PLR和SII由低到高的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四组人群后,在多因素调整后的分析中,发现与第一等分位NLR(≤1.32)人群相比,第四等分位NLR(≥2.29)人群的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25,95%CI(1.01-1.56),P<0.05];发现与第一等分位PLR(≤78.97)人群相比,第四等分位PLR(≥134.18)人群的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42,95%CI(1.14-1.77),P<0.01];与第一等分位SII(≤246.93)人寻找更多群相比,第四等分位SII(≥479.84)人群的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55,95%CI(1.25-1.93),P<0.001]。结论:本研究证实了 NLR、PLR、SII与脑卒中存在显著相关性,这提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临床实践中的血细胞炎症指数可能在脑卒中疾病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