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Norovirus,No V)是一类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流行性和高度感染性,其高发期为每年的12月~次年3月,可以感染各年龄段人群,引起恶心、腹痛、呕吐和急性肠炎等症状,对于免疫缺陷的病人存在持续性感染的风险,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且在动物体内可以检测到No V抗体。天然免疫系统利用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入侵病原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进行识别,启动宿主抗病原微生LGX818 NMR物的反应,诱导I型干扰素(Interferon type I,IFN-I)和促炎性因子的分泌,进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病毒可以进化出多种策略逃避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然而目前关于No V是否具有拮抗IFN-I应答能力及其具体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No 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ro,也称3C样蛋白酶,主要负责前体多聚蛋白大部分位点的切割、加工,从而产生成熟的非结构蛋白,对病毒的增殖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多种病毒编码的3C蛋白酶或3C样蛋白酶广泛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调节,但No V3C样蛋白酶(No V3CL~(pro))在宿主免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尚无报道。为了探究No V在IFN-I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对IFN-β启动子活性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No V3CL~(pro)强烈抑制Se V诱导的IRF3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且其蛋白酶活性参与抑制Se V诱导的IFN-β的应答。在已知的病毒免疫逃逸策略中,靶向抑制干扰素信号通路中接头分子的活性是一种有效的逃逸手段。本研究中发现,No V3CL~(pro)通过靶向RIG-I/MDA5信号通路中TBK1的上游分子进而抑制IFN-I信号转导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研究表明No V3CL~(pro)切Decitabine割NF-κB必需调节蛋白(NF-kappa-B essential modulator,NEMO)。No V3CL~(pro)靶向NEMO Gln-205切割位点,而且No V3CL~(pro)对NEMO的切割依赖其3C蛋白酶活性且不需要细胞中凋亡相关降解途径及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参与。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确定No V3CL~(pro)介导NEMO切割片段是否丧失激活IFN-β启动子活性的能力,结果表明NEMO截短突变体失去了激活IFN-β启动子的能力,且在m RNA水平上检测到与野生型NEMO相比两个截短突变体均不能激活下游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产生,这些结果表明No V3CL~(pro)介导的切割限制了NEMO对IFN-I信号的激活。因此,本研究以No V3CL~(pro)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如何抑制宿主干扰素免疫应答从而导致No V实现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有助于阐明No V3CL~(pro)与宿主免疫调节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No V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