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SPARC、TGF-β1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1.分析血浆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心功能和心室重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2.探讨血浆SPARC、TGF-β1水平与CHF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1.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因CHF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患者作为CHF组(n=172),按照2016年ESC心力衰竭指南将CHF患者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类标准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 EF)组(n=58),射血轻度降低型心衰(HFmr EF)组(n=44),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 EF)组(n=70)。根据随访CHF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情况,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死亡、心功能恶化等,将患者分为无MACE组(n=130)和MACE组(n=42)。另选取同一时期住院的非CHF患者作为对照组(n=60)。2.在患者住院期间,收集所有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病史、身高、体重等,住院次日清晨空腹采血,待医院进行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后收集数据,血浆SPARC、TGF-β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者连续测量三个心动周期,包括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的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的厚度(IVST),以及左心室后壁的厚度(LVPWT),然后算出平均值再代入公式进一步点击此处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3.将上述指标分别在CHF组和对照组、MACE组和无MACE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SPARC、TGF-β1、LVEF、LVMI在CHF各亚组间的差异,并对CHF组患者血浆SPARC、TGF-β1之间及二者与心功能指标LVEF、心室重构指标LVMI以及心功能LVEF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CHF患者及其预后不良的危Pexidartinib险因素,评价SPARC、TGF-β1、SPARC+TGF-β1联合对CHF的诊断价值以及SPARC、TGF-β1对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CHF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年龄较大,糖尿病患病率高,血浆SPARC、TGF-β1、BNP、Cr、Hb Alc和AST水平较高,心室重构指标LVMI较高;血浆TC、TG、HDL、LDL水平及LVEF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高血压患病率、BMI、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HF各亚组间比较,SPARC、TGF-β1水平HFr EF组>HFp 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Fp EF组和HFmr EF组以及HFmr EF组和HFr 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MI值HFr EF组>HFmr EF组>HFp EF组,LVEF值HFr EF组0.05)。多元Logistic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示,血浆SPARC、TGF-β1水平均不能作为CHF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只有低水平的HDL为影响CHF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HF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价值分析结果示,血浆SPARC、TGF-β1水平预测CH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面积分别为0.598、0.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浆SPARC、TGF-β1水平对CHF患者预后不良没有预测价值。结论:1.CHF患者血浆SPARC、TGF-β1水平升高,与心室重构指标LVmedical staffMI值和心功能LVEF分级呈正相关,与心功能指标LVEF值呈负相关,二者呈正相关,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血浆SPARC、TGF-β1水平可以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严重程度,在CHF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血浆SPARC、TGF-β1、Cr水平升高,TC水平降低是CHF患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PARC、TGF-β1二者联合检测对CHF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血浆SPARC、TGF-β1对CHF患者的预后无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