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Fragaria Xananassa)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 spp.),其果肉鲜美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芳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中国目前草莓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因其种苗繁殖方式和调运等因素,草莓病毒病已成为危害草莓生产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福建省福州市采集疑似带病的叶片,经小RNA提取、构建文库和高通量测序鉴定草莓病毒,鉴定的病毒有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草莓白化相关病毒(strawberry pallidosis-associatedvirus,SPa V)和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 V)。采用RT-PCR、3’和5’RACE对福建省SMo V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全长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SMo V基因组RNA1和RNA2全长分别为7034nt和6354nt,均含有1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编码多聚蛋白P1和P2,多聚蛋白P1推测加工产生6个蛋白,从N端到C端依次为:推测的多肽X1、多肽X2、NBP、VPg、3CL-Pro和Rd Rp,多聚蛋白P2推测加工产生4个蛋白,从N端到C端依次为:MP、CPselleckchem Empagliflozin、Pro2-Glu和未知功能多肽,基因组结构类似与其他已报道的SMo V分离物。SMo V福建分离物同其他15个SMo V分离物的一致性分析表明,RNA1核苷酸一致性为79.2%~96.8%,其中,SMo V福建分离物与来自中国分离物的一致性较高,约为96.7%~96.8%,与荷兰分离物1134、加拿大分离物Nsper51和simcoe、以及捷克分离物SMo V_RNA1_A和SMo V_RNA1_B的一致性较低,约为79.2%~80.8%;多聚蛋白P1氨基酸一致性为89.0%~99.5%,与中国分离物DGHY3、DGHY21、BJMX7和SDHY5以及加拿大分离物NB926、NSper3和NSper51的一致性较高,为99.0%~99.5%,其中与荷兰分离物1134、加拿大分离物Nsper51和simcoe的一致性较低,分别为89.0%~89.8%。RNA2全长序列和其他15个SMo V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7.9%~97.8%,与中国5个分离物的一致性均较高约为97.1%~97.8%;与捷克分离物A一致性最低,约为77.9%。多聚蛋白P2氨基酸与其他分离物一致性为89.9%~98.9%,与中国5个分离物和捷克分离物SMo V_RNA1_C一致性均较高,为98.0%~98.9%;与荷兰分离物1134一致性较低,为89.9%,通过研究发现福建分离物和大部分中国分离物具有一定的地理相关性。RNA2和其他已公布的全长分离物一样,在C端编码区均有一个717nt的序列,编码239个氨基酸,荷兰分离物1134则缺失了该段序列。以SMo V中国福建分离物(Fujian)和其他15个SMo V分离物的多聚蛋白P2氨基酸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福建分离物和中国部分分离物聚在一个大分支上,和中国分离物DGHY3亲缘关系最近。对福建省福州市一例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病株进行检测,发现了共侵染草莓植株的2个SMYEV中国分离物FJ1和FJ2,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FJ1和FJ2分离物基因组全长均为5971nt,至少有5个ORF,ORF1编码病毒的复制酶蛋白,ORF2、ORF3和ORF4分别编码三个移动蛋白TGBp1、TGBp2和TGBp3,ORF5编码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其中,FJ2分离物ORF4编码蛋白C端缺乏7aa。SMYEV分离物FJ1和FJ2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9.8%,两者和其他SMYEV分离物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3.7%~89.8%和84.1%~90.0%;基于CP基因Brain biopsy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MYEV分离物分为2个大组群4个亚群,FJ1和FJ2分别归属不同的组,两者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其中FJ1与中国分离物sy01和sy04、日本分离物T1以及韩国分离物KNS1亲缘关系最近,FJ2与中国分离物sy02、加拿大一株分离物PEI113_12以及日本分离物T2亲缘关系最近。RDP4重组分析表明,FJ1和FJ2均存在潜在的重组事件。本文采用小RNMK-2206分子量A测序技术对草莓样品进行了鉴定,并对草莓上的两种重要病毒SMo V和SMYEV福建分离物进行了基因组测定和分析,该研究可为我国草莓病毒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