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茯苓四逆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探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茯苓四逆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射血分数)、NT-pro 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中医证候积分、6MWT(6分钟步行实验)及安全性相关指标情况的变化,并进Brazilian biomes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心功能疗效治疗后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更多;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增加LVEF;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患者LVEF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 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后均能降低NT-pro BNP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 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NT-pro BNP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与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MG510使用方法中医证候总积分都有一定降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4.1%。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6 MWT的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6 MWT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WT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WT均有所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6 MW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增加患者的6MW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运动耐量方面疗效显著。6、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异常改变。研究结论: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茯苓四逆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CHF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LVEF值,降低NT-pro BNP水平,改善中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