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行研究: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的起病时间在24小时以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共18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研究,收集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相应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既往病史包括脑梗死病史、脑出血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量表评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量表评分)。头颅CT记录信息:脑出血部位、血肿体积、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脑出血病灶中有无CT混合征。计算血肿体积采用多田公式:V=abc/2(a:血肿面积最大的层面中血肿的最长径,b:血肿最大面积层面与最长径相垂直的最长径,c:CT影像中可见出血的层面数)。入院后应手动测量患者血压,并进行血压监测,于次日清晨空腹时采静脉血进行化验,化验的指标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NVP-TNKS656生产商,Hcy)、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脂蛋白(a)(Lipoprotein 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离子等化验。于患者入院24小时内应复查头部CT平扫,比较出血量、出血形态、出血部位等相应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再次评估NIHSS评分及GCS评分。将研究对象中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纳入END组,将研究对象中未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纳入非END组。本研究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构成比等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通过上述检验,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合理干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组)患者40例,未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非END组)患者146例。通过组间比较构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们发现,END组患者与非END组患者相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OR=25.646,95%CI 1.821-361.230,P=0.016)、出血部位位于脑干(OR=11.382,95%CI 2.465-52.547,P=0.002)、FPG>10mmol/L(OR=7.002,95%single-use bioreactorCI 1.407-34.852,P=0.017)、Ca~(2+)<2.25mmol/L(OR=2.847,95%CI 1.032-7.850,P=0.043)、TG>1.7mmol/L(OR=3.099,95%CI 1.119-8.579,P=0.030)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END的发生相关。更多而LDL-C>3.45mmol/L(OR=0.140,95%CI 0.021-0.906,P=0.039)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避免END的发生相关。结论1.自发性脑出血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出血部位位于脑干、血钙水平低、空腹血糖水平高、甘油三酯水平高。2.重度卒中(NIHSS评分≥21分)提示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3.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LDL-C水平偏高是避免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