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早期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中广泛开展。该手术的主要优势包括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患者康复和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暗示等。然而,目前NOSES在右半结肠癌的治疗中仍处于发展阶段,该技术诸多操作要点仍需不断完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右半结肠NOSES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以及相关的关键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1例行腹部无辅助切口经Lateral flow biosensor直肠取标本的腹腔镜右半结肠部分切除术(保留回盲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NOSES相关文献报道,系统分析结肠癌NOSES手术的肠管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及标本取出途径等关键问题。结果:患者为49岁男性,因体检发现右半结肠肿物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前临床分期为c T2N0M0。手术主要操作步骤包括右半结肠游离,结扎右结肠动静脉血管,区域淋巴结清扫;距肿瘤近端10 cm处裸化结肠并离断,于回盲瓣入口处远端肠管5 cm充分裸化升结肠并进行离断,行横结肠与升结肠的侧侧吻合;于腹膜返折线上5 cm处切开直肠壁,体外助手经直肠将标本拉出体外;倒刺线全层缝合直肠切口,并进行浆肌层加固。术后病理分期为pT2N0。患者术后第1天排气,第2天进流食,第5天出院。10篇相关文献复习显示,NOSES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比较,术后并发症无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在术后恢复方面表selleck合成现出更好的微创效果,selleck合成而其他手术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例保留回盲部的右半结肠NOSES手术展示了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功能化与精准化。然而该手术也存有一定技术难度,因此术前一定要做到充分评估与术中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有力循证医学证据,全面评估该术式的近期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