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研究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病理特征,为FNH的诊断提供经验与线索,当不出现中央瘢痕时与高分化肝细胞肝autophagosome biogenesis癌、肝硬化、肝再生性结节容易出现混淆,特别与高分化肝细胞肝癌难以鉴别诊断。方法:调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FNH23例及肝再生性结节(NRH)3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肝硬化各4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患者临床资料GSK126 molecular weight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对FNH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大体的肉眼观察、镜下形态学特点、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特点、临床相关实验室、影像学等,比较FNH与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肝硬化及肝再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FNH的特征。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FNH的患者男性5名,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13-66岁之间,其中平均年龄约32.17岁,中位数为29岁,不同性别在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27,P>0.05);多为体检发现肝占位而来就诊,临床有无症状与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t=7.19,P<0.05);2.FNH在影像学检查中有14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60.9%),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与病灶直径存在显著性差异(t=3.91,P<0.05),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3.FNH的病灶直径的大小与临床症状存在显著性差异(t=7.19,P<0.05),与病灶位置存在显著性差异(t=11.98,P<0.05),病灶位置与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t=7.55,P<0.05),病灶直径与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t=5.18,P<0.05);4.FNH在显微镜下病灶被纤维样组织分割为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与周围的肝组织有纤维包裹形成分界线,细胞无明显异型或呈轻度异型,约2例病例中可见双核样怪异的肝细胞(8.7%),典型的纤维增厚区可见到异常血管畸形生长,部分为厚壁偏心动脉伴黏液样变性及炎细胞浸润;5.GS染色在FNH、NRH、肝硬化及HHC疾病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x~2=70.73,P>0.05),在FNH中,GS成地图样表达的病例均具有中央瘢痕;在GPC-3的染色中,在FNH、NRH、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的所有病例均为阴性表达,在HHC中可见部分阳性表达;在所有的FNH病例中,三种染色结果互相补充观察,显示胶原纤维分割在病变组织的占比约3%-44%,平均占比约20.6;胶原纤维与病变细胞比例在10%及1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01,P<0Belnacasan半抑制浓度.05;t=2.69,P<0.05),有无中央瘢痕与胶原纤维成分所占比例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Z=2.36,P<0.05),对于胶原纤维所占比例≥20%与有无中央瘢痕之间具有相关性(r=0.52,P<0.05);6.所有的FNH的病例中均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仅一例于术后7个月复查出现AFP水平轻度升高,随后间隔3个月复查恢复正常值范围内,一般情况可,无复发及死亡病例,其中有2名女性患者合并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并口服黄体酮治疗,但均未检测血清学孕激素水平,且年龄<40岁;所有23名患者均表示否认有口服避孕药史。结论:1.FNH中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在40岁以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大部分患者可以进行确诊,仍有不典型病例需要借助病理诊断。2.FNH多为单一病灶,无症状者多见,有症状者病灶较大,可能与病灶位置的特异性压迫胆管、血管等有关;3.中央瘢痕是FNH的特征表现之一,但不是必需表现,胆管增生的反应、血管增生及病变细胞无明显异型为FNH组织学特点;4.FNH上GS的地图样表达提示与中央瘢痕关系密切;典型的中央瘢痕形成可能与胶原纤维有一定的相关性;胶原纤维所占比例≥20%可能是中央瘢痕形成的临界值;5.FNH经手术切除病灶后预后很好,FNH的发病与口服避孕药没有直接关系,可能与孕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