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总体疗效,并对比使用含与不含蒽环类药物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西区血液科初治的130例老年(年龄≥65岁)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电话随访结果,进行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位年龄71(68,75)岁,男女比例1.13∶1,78例(60%)病理亚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91例(70%)Ann-Arbor分期Ⅲ/Ⅳ期,100例(76.9%)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4~8分,75例(57.7%)初诊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高于正常值。所有患者初始治疗总有效率(ORR)77.7%,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5%和41.2%。含蒽环类药物化疗组和不含蒽环类药物化疗组,ORR分别为79.1%、7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1%、59.5%,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7%的患者出现Entinostat分子式了Ⅲ~Ⅳ级血液学毒性,非血液系统方面,感染最常见(15.4%)。单因素Cox分析提示,细胞起源、Ann ArborCDK抑制剂分期、ECOG评分、NCCN-IPI评分、LDH升高及3~5疗程疗效为预后相关因素。HIV- infected多因素Cox分析显示,3~5疗程疗效(HR=9.040,95%CI:3.741~22.002)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老年DLBC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及病理呈现高度侵袭性,化疗耐受性差,总体预后较差,不良反应率较高,蒽环类药物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