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对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2.分析罗沙司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红蛋白变异性产生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病房及门诊接收诊治的67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罗沙司他(Roxadustat)组(n=30)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组(n=37)。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化验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常规和铁代谢资料;每1-3个月全血红细胞计数水平等,随访患者从入选至患者死亡、终止血透、转肾移植、转其他中心、失随访、发生研究终点事件或至研究终止日期。根据罗沙司他或rHuEPO药物使用说明及患者就诊时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年龄及体重等因素适当调整剂量。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分析两类药物对MHD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Hemoglobin Variability,Hb-Var)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将67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分为Roxadustat组和rHuEPO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发现rHuEPO组immediate allergy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高于Roxadust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原发病因等和治疗前其余实验室生化指标,如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钙(Caselleckchem PEG300lcium,C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贫血相关指标:治疗12selleckchem PF-02341066周后两组患者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红细胞分布宽度SD(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S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tentration,MCH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xadustat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指标干预前后变化水平高于rHuEPO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铁代谢相关指标: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铁蛋白(Serum ferrin,SF)、血清铁(Ferrum,Fe)及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xadustat组Fe、TIBC干预前后变化水平高于rHuEPO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力衰竭,Roxadustat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rHuEPO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红蛋白变异性:采用4种计算方法对血红蛋白变异性进行评估,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均存在血红蛋白波动,但两组患者个体血红蛋白平均值及其标准差、振幅、变异系数及差值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预后:观察期间共出现23例心脑血管临床不良事件,未发现对不良预后有显著影响的血红蛋白变异性相关性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罗沙司他与rHuEPO治疗肾性贫血均有效,且罗沙司他药物疗效优于rHuEPO,可显著纠正贫血症状,同时增加了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2.罗沙司他与rHuEPO纠正肾性贫血的方式对Hb-Var的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且血红蛋白变异性与不良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