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高铁酸钾的制备及表面负载抗菌活性

近几年,世界被笼罩在一种名为SARS-Co V-2(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阴霾下,为了阻断病毒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大力倡导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尤其是佩戴口罩。然而,现有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仅作为人体与空气之间的一层物理屏障,并不能直接起到消杀功效。为此,本文基于绿色高铁酸钾的高氧化活性,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提出了制备较高纯度高铁酸钾和纳米高铁酸钾的方法,解决了高铁酸钾在空气和水中稳定性等这一关键问题,研究了在无纺布材料表面负载高铁酸钾的方法。此外,对载有高铁酸钾的无纺布材料的性能和抗菌活性进行了表征,展现了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较高纯度高铁酸钾和纳米高铁酸钾的制备:以次氯酸钠和硝酸铁为原料,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了纯度较高的高铁酸钾,比较和优化了两种方法的反应条件和过程。“一步法”可得高铁酸钾样品纯度93.6%,产率30.2%;同时“两步法”高铁酸钾纯度99.5%,产率25.1%。与商业所售高铁酸钾纯度(测量值31.0%)相比,这两种方法可分别提高62.6%和68.5%。进一步开发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制备纳米级高铁酸钾Software for Bioimaging的策略和方法,在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下可获得530 nm粒径的高铁酸钾,产品大小分布均匀,且不会影响其纯度及产率。二、乙基纤维素包裹的高铁酸钾负载于无纺布表面的稳定性和杀菌活性研究:我们证实乙基纤维素可显著提高高铁酸钾在空气和水溶GW-572016 MW液中的稳定性。乙基纤维素包裹的高铁酸钾(质量比3:1)均匀负载在无纺布表面,其高铁酸钾活性变化很小:空气中放置15天后,活性六价铁剩余含量至少保持在88.36%,吸湿性能实验显示复合材料在10天后最大吸水率为0.64%,碱性溶液中120 min的最大释放率为40.69%。其抑菌圈实验表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9 mm左右。菌液光密度(OD_(60selleck抑制剂0))曲线表明,无纺布负载的高铁酸钾可快速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灭杀机理应该归属于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它能够快速的破坏细菌的包膜而导致死亡。因此这种负载高铁酸钾的无纺布同样可望用于消杀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其它细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