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中、低危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中、低危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为穴位贴敷在高血压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从2022年04月至2023年0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科就诊人群中筛选出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阳上亢型中、低危高血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原发性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天麻钩藤饮穴位贴敷贴,贴于神阙、涌泉(双侧)、太冲穴(双侧)五穴,干预4周,随访4周。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试验后及试验结束4周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变化及试验前、后PRA、AngⅡ、ALD指标的变化。并用SPSS 24.0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共纳入的88例受试者,脱落病例共4例,最终按要求完成的病例共84例,其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试验完成比率95.45%,脱失率4.55%。2一般资料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血压、中医证候积分、CQQC以及血浆PRA、AngⅡ、ALD指标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3血压比较3.1有效率:本次研究干预后试验组显效为16例,有效21例,无效为5例,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显效占12例,有效占14例,无效为16例,总有效率为61.9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试验前VS试验后:组内比较:试验组收缩压和Alpelisib舒张压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收medical costs缩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舒张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两组收缩压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两组舒张压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3试验前VS试验结束4周后:组内比较: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结束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4.1有效率:本次研究干预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显效为4例,有效32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占0例,有效占24例,无效为16例,总有效率为61.9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试验前VS试验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头痛、面红、口苦和总分显著降低(P<0.01),眩晕、急躁易怒、口干较前降低(P<0.05)。对照组总分较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4.3试验前VS试验结束4周后:试验组总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总分较前降低(P<0.05)。5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5.1试验前VS试验后:组内比较:试验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1);对照组生活质量较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积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5.2试验前VS试验结束4周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较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结束4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血浆PRA、AngⅡ、ALD水平试验后,试验组患者PRA、AngⅡ、AL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PRA、AngⅡ、ALD均较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PRA、AngⅡ、ALD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7安全疗效判断84例完成整个试验过程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血寻找更多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每例受试者的皮肤反应,前后对比安全指标均未发现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天麻钩藤饮穴位贴敷可以有效降低肝阳上亢证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收缩压的疗效更加突出。2.天麻钩藤饮穴位贴敷可以改善肝阳上亢证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头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口苦和口干等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穴位贴敷可能可以通过降低患者PRA、AngⅡ和ALD水平,抑制RAAS过度激活,从而降低血压。4.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良好,可供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