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是由稻曲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侵染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给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新型杀菌剂研发以及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是防治稻曲病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对稻曲菌效应子Uv1809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lisertib分子式)在稻曲菌侵染水稻的转录组数据中,发现Uv1809基因在侵染过程中大量上调表达。对Uv1809基因进行敲除ABT-199 molecular weight,发现该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稻曲菌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但显著降低稻曲菌的致病力。Uv1809含有一个信号肽(SP),通过酵母分泌活性试验证明其信号肽具有分泌活性。在烟草细胞中大量表达Uv1809不能够引起坏死,但能够抑制Bax诱导的过敏性坏死。此外,Uv1809基因异源表达水稻植株对稻曲病的抗性减弱。这些研究结果表明Uv1809是一个效应子,可以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2)为解析效应子Uv1809的致病机制,使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水稻文库中筛选出互作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Os SRT2,进一步使用device infection免疫共沉淀(Co-IP)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 FC)验证Uv1809和Os SRT2互作。(3)OsSRT2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稻曲菌侵染显著诱导Os SRT2基因上调表达。Os SRT2基因编辑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但显著提高水稻对稻曲菌的抗病性,这表明Os SRT2基因负调节水稻对稻曲菌的抗病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毒力效应子Uv1809,以Uv1809为分子探针挖掘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 SRT2,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极有价值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