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滋阴利湿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效果,客观、科学的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能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更多的选择,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优势和特色。方法:1.根据本课题的纳入标准将收集到的7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利尿消肿、抗凝、控制血压、降血脂、控制感染等;治疗组予西医治疗联合益气滋阴利湿汤;两组均观察8周。2.收集7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NN2211半抑制浓度医证候总积分,中医症状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尿常规(Pro),肝功能(ALB、ALT、AST),肾功能(Scr、BUN、UA),血脂(TC、TG、LDL-C),凝血(APTT、PT、D-Dimer、FIB),尿Ig G,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及其他情况。3.将以上收集到的病例资料、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相关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经8周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73.5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38<0.05)。2.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UTP、Scr、ALB、TC、TG、LDL-C、D-Dimer、FIB、尿Ig G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治疗组的尿常规(Pro)、BUN、UA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两组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3.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WBC、RBC)、肝功能(AST、ALT)、心电图、泌尿系彩超等未见明显异常(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8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4.12%、73.5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改善(P<0.05)。6.Immunomganetic reduction assay中医症状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除脘闷纳呆(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著改善(P<点击此处0.05)。结论:益气滋阴利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特发性膜性肾病较纯用西医治疗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24h-UTP、尿Ig G、肾功、血脂、凝血等指标,提示益气滋阴利湿汤能减少蛋白的漏出、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粘滞状态及低蛋白血症、降低尿中Ig G含量,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达到改善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且在整个疗程中,没有患者出现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