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经典方剂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支撑着中医理法方药的主要体系,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经典方剂作用机理研究是当前国家中医药振兴计划中selleck AZD9291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复方中药现代化创新应用的基本出发点。白虎汤最早记载于《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炙甘草和粳米组成,药味简练,配伍严谨,具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阳明经证。在温病学中,白虎汤对应治疗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在现代临Whole Genome Sequencing床医学中,白虎汤的临床解热效果显著,常与他方联合使用,应用广泛,医学意义重大。随着中医药的应用和研究发展,白虎汤治疗脓毒症、重症肺炎、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均有报道,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治疗效果。许多经方的临床创新性应用都需要作用机理的Gefitinib-based PROTAC 3溶解度剖析做支撑,而揭示复方中药作用的现代科学机理是中医药现代化面临的巨大挑战。白虎汤在经方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虎汤具有解热抗炎、免疫调控、血管保护、降血糖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从白虎汤的组方配伍特点、传统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白虎汤的临床应用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