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BIS监测下,通过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浓度的瑞芬太尼,探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电切术(TURP)术中维持的优化量效关系。方法:选择60例接受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URP的老年高血压ASAII~III级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R_2、R_3、R_4、R_5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设为:2、3、4、5ng/m L。4组麻醉诱导开始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由2ug/ml开始,以1ug/ml为单位追加,直至BIS稳定于45±5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5min吸氧后行气管插管。4组麻醉维持期均根据术中BIS的波动,调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使BIS稳定于50±5。术中如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超过基础值30%,则使用血管活性药。手术结束前5min停丙泊酚,结束前1min停Dorsomorphin IC50瑞芬太尼。记录患者基础值、插管后20min、40min、1h、出室时的MAP、HR、PI以及BIS稳定于50±5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Taiwan Biobank度、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经统计分析,进行最佳复合浓度判断。结果:四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灌注指数(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四组患者T_2、T_3、T_4时MAP数值均明显降低,R2组和R_5组的MA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R_3组和R_4组,其中以R_2组下降最明显。PI值均明显升高,R_4、R_5组PI上升幅度明显高于R_2、R_3组。R_2组HR轻度上升,R_3组HR下降幅度最小,R_5组HR降低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P-16体内<0.05)。麻醉维持期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浓度存在负相关性。各组间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R_3组血流动力学最平稳,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输注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维持时,靶控3ng/ml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复合3.5±0.6μg/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时,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维持期时,适当增大瑞芬太尼浓度,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且BIS数值保持相对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TCI靶控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输注时,PI可作为一种方便可靠的疼痛监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