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认知衰弱逐渐被人们了解和重视。认知衰弱是由身体衰弱或身体衰弱前期引起老年个体发生认知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人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认知衰弱受到年龄、既往疾病、营养、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现有的大多数影响因素研究未纳入听力Immun thrombocytopenia、视力、饮食习惯因素,且目前沈阳市、锦州市的老年人认知衰弱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沈阳市、锦州市866例老年人认知衰弱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预防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发生,优化老年人管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Lapatinib-Ditosylate.html理模式提供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在2018.9-2022.6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沈阳市、锦州市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躯体疾病信息、用药信息、精神心理情况,采用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SF)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衰弱量表(FRAIL)进行老年人认知衰弱的评定。采用Epidata3.1和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根据是否认知衰弱将样本分为两组,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使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所有因素的组间差异。以是否认知衰弱作为结局变量,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P<0.1)和既往研究对认知衰弱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根据年龄分组并进行亚组分析,探索不同年龄组(<75岁和≥75岁)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双侧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60岁以上老年人866例,样本平均年龄为73.08±8.83岁,男性385例(44.5%),60-74岁老年人538例(62.1%)。2.认知衰弱现状:99例(11.4%)老年人有认知衰弱。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BMI、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听力、营养得分不同的老年人,认知衰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相对于60-74岁老年人,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OR=1.805,95%CI=1.118-2.915,P<0.05)、职业(相对于工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员OR=0.402,95%CI=0.231-0.700,Pselleck NMR<0.05)、饮食习惯(相对于饮食偏素食,荤素均衡OR=0.554,95%CI=0.337-0.910,P<0.05)、听力情况(相对于听力正常,听力下降OR=1.685,95%CI=1.083-2.623,P<0.05)、营养得分(OR=0.770,95%CI=0.684-0.867,P<0.05)是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75岁以下老年人中,职业(相对于工人,农民OR=0.301,95%CI=0.133-0.681,P<0.05,机关事业单位职员OR=0.116,95%CI=0.039-0.348,P<0.05)、体育锻炼(相对于不锻炼,一周至少一次锻炼OR=0.445,95%CI=0.229-0.863,P<0.05)、营养得分(OR=0.758,95%CI=0.632-0.909,P<0.05)是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在7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饮食习惯(相对于饮食素食为主,荤素均衡OR=0.417,95%CI=0.211-0.825,P<0.05)、听力情况(相对于听力正常,听力下降OR=1.905,95%CI=1.016-3.569,P<0.05)、营养得分(OR=0.771,95%CI=0.660-0.902,P<0.05)是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866例老年人中,认知衰弱的老年人占比11.4%。老年人认知衰弱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大、听力下降是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机关事业单位职员(相对于工人)、饮食荤素均衡(相对于偏素食)、营养得分高是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75岁以下老年人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和农民(相对于工人)、一周至少一次体育锻炼、营养得分高是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7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听力下降是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饮食上荤素均衡(相对于偏素食)、营养得分高是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临床工作者应着重关注老年人认知衰弱情况,并结合老年人具体情况提供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预防和延缓认知衰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