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仍受病虫害和环境因素等限制,难以突破瓶颈。鉴定抗性基因,培育高产抗性水稻品种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滞绿ABT-199基因的研究发现,一些农作物滞绿特性的出现不仅可延缓植株衰老,还会提高育种效率。但对滞绿基因参与调控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对实验室前期获得的T-DNA插入水稻突变体库进行研究,获得一个常绿突变体des1(Delated senescence 1),其表型主要体现在苗期60d后植株高度略高于野生型,籽粒成熟后期叶片滞绿现象明显且延缓衰老。在抽穗期后,突变体des1与野生型爱知旭相比叶绿素含量降解速度缓慢,qRT-PCR分析显示其衰老相关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另外,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des1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下降。病原菌接种试验表明突变体des1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显著增强。qRT-PCR结果显示,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突变体des1叶片黑暗诱导的衰老延迟,对外源激素MeJA、GSK1120212溶解度ABA的敏感性降低,且MeJA、ABA相关途径基因表达量下调。通过Sitefinding-PCR的方法获得了突变体des1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克隆并确认了T-DNA插入位点影响的基因OsDes1。RT-PCR和qRT-PCR结果表明,T-DNA插入致使OsDes1基因表达量上调hepatocyte differentiation。且OsDes1基因受稻瘟菌、外源MeJA、ABA诱导表达。遗传转化获得OsDes1基因超表达及敲除转基因植株。测量超表达植株叶绿素含量,发现其叶绿素降解速度慢于野生型,黑暗诱导植株滞绿性较野生型显著。接种稻瘟菌发现,超表达植株同样增强了对稻瘟病的抗性,并伴随着抗病相关基因的显著上调表达。而敲除植株与野生型无明显表型差异。后续将对OsDes1的分子功能进行研究,以期明确OsDes1在植物滞绿和抗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