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叶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来源丰富,主产于中国北部,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山地多见。研究表明,槲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等多酚类生理活性物质,但是目前尚未有对槲叶多酚提取工艺、成分分析和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相关报道。本论文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槲叶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对槲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探索,并综合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为槲叶的系统研究和功能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槲叶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首次采用超声耦合低共熔溶剂提取法从槲叶中高效提取酚类化合物。以总多酚含量为衡量指标,对低共熔溶剂种类、含水量、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五个因素进行考察,结合响应面分析试验,获得最佳提取参数,即采用含水量为38%的氯化胆碱/1,4-丁二醇(摩尔比1:2)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为提取介质,固液比为1:30 g·m L~(-1),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为55℃,该提取条件下,总多酚含量为78.56±2.44 mg GAE·g~(-1)。此外,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经超声耦合低共熔溶剂提取后的槲叶粉末,其细胞结构受到明显破坏,从而促使更多槲叶成分进入溶剂中,这可能是超声耦合低共熔溶剂萃取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2.槲叶多酚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初步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初步鉴定出槲叶中11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是以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为苷元的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其中,前9种分别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番石榴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山柰酚3-O-(6”-O-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3-O-(2”-O-E-对香豆酰基-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3-O-(2”,6”-二-O-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3-O-(2”-Z-对香豆酰基-6”-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10为山柰酚3-O-(2”,6”-二-O-E-对香豆酰基-3”,4”-二-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或者山柰酚3-O-(2”,4”-二乙酰基-3”-Z-对香豆酰基-6”-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11为山柰酚3-O-(2”,4”-二乙酰基-3”-Z-对香豆酰基-6”-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或者山柰酚3-O-(2”-E-对香豆酰基-3”,4”-二乙酰基-6”-Z-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其成分有待进一步确认。另外,本论文建立了同时测定槲叶中5种主要黄酮醇购买Tofacitinib苷类化合物含量的HPLC法,成分按其含量高低排序:番石榴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对应的含量分别为0.29 mg·g~(-1)、0.34 mg·g~(-1)、0.91 mg·g~(-1)、1.12 mg·g~(-1)和1.31 mg·g~(-1),为槲叶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3.槲叶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采用7种体外化学方法评价槲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还原过渡金属(Fe~(3+)、Cu~(2+)、Mo~(6+))和清除自由基(DPPH·、ABTS~+·、O_2~-·和·OH)方面,槲叶多酚提取物都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随着槲叶多酚提取物浓度增加,其对过渡金属离子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在增强。其中,槲叶多酚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10.87±0.25μg·m L~(-1)和8.04±0.24μg·m L~(-1),与阳性对照Vc活性相当(IC_(50)=9.20±0.23μg·m L~(-1)和6.38±0.25μg·m L~(-1),p>0.05),而槲叶多酚提取物清除O_2~-·和·O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149.47±5.27μg·m L~(-1)和131.73±5.31μg·m L~(-1),高于阳性对照Vc(IC_(50)=86.60±2.05μg·m L~(-1)和92.69±2.81μg·m L~(-1),p<0.05)。另一方面,细胞水平上评估槲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CCK-8法考察槲叶多酚提取物对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别间细胞形态、数量和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槲叶多酚提取物通过提高H_2O_2诱导损伤细胞的生存率,减弱受损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发挥其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CCK-8法考察槲叶多酚提取物对A549,Huh7和HCT116肿瘤细胞株的活力影响,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别间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初步评估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槲叶多酚提取物处理组A549、Huh7和HCT116细胞形态均有损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槲叶多酚提取物对这三种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hemical-defined medium。相同浓度下,槲叶多酚提取物对理HCT116细胞活性抑制作用最显著。PLX-4720槲叶多酚提取物处理36 h时,A549、Huh7和HCT116的IC_(50)值依次为597.8.7±38.60μg·m L~(-1)、495.37±53.99μg·m L~(-1)和233.67±27.89μg·m L~(-1),为其抗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