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多发性Designer medecines骨髓瘤(MM)患者初次化疗前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与临床特征及生存时间的关selleckchem PCI-32765系,探讨GPS在MM患者中的预后分层价值。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81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诊断标准,且不合并急性感染、风湿性疾病、慢性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其他恶性肿瘤及接受过化疗、激素、免疫调节剂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血钙(Ca)、骨髓浆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D-S分期、ISS分期、R-ISS分期。通过门诊复诊、住院、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随访至2022年3月31日,记录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根据血清CRP及ALB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CRP≤10mg/L且ALB≥35g/L为GPS0组;CRP>10mg/L或ALB<35g/L为GPS1组;CRP>10mg/L且ALB<35g/L为GPS2组。分析各组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各因素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组间资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患者共181例,发病年龄在30岁至83岁之间,中位发病年龄62岁。其中男性患者104例(57.5%),女性患者77例(42.5Berzosertib说明书%)。GPS0组62例(34.3%),GPS1组77例(42.5%),GPS2组42例(23.2%)。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复发48例,死亡38例,143例患者存活至随访截止。2.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比较GPS与各临床资料间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GPS与性别、分型、D-S分期、ISS分期、R-ISS分期、HB、ALB、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骨髓浆细胞比例、PLT、β2-MG、LDH、Scr、C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GPS低分组比GPS高分组有更长的OS和PFS。D-S分期Ⅲ期、骨髓浆细胞比例升高仅与患者较差的PFS相关;ISS分期Ⅲ期、血红蛋白降低、PLT减少、β2-MG升高、LDH升高、Scr升高、高钙血症、低蛋白血症、CRP升高与患者短PFS和OS相关。4.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且互相独立的因子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GPS评分、骨髓浆细胞比例、血钙、LDH是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GPS不同亚组间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GPS分值升高,患者生存率下降。5.疗效分析:GPS低分组的疗效优于GPS高分组,GPS低分组的患者更易获得深度缓解。接受一种及以上的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方案治疗的MM患者在不同GPS评分组间生存有显著差异(P<0.001),由此说明GPS评分在新药时代仍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结论:1.初次治疗前的GPS评分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临床分期、贫血、高CRP和低蛋白血症密切相关。2.GPS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高GPS评分预示更短的生存时间。3.GPS低分组的治疗疗效优于高分组,且GPS评分系统在新药时代仍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