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课题主要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成立高级卒中中心并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以来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延误现状,主要探讨从症状出现到接受治疗这一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发生延迟的影响因素,针对导致溶栓延迟发生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提高我院AIS患者静脉溶栓率,改善卒中患者预后。方法:通过对2021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Biostatistics & Bioinformatics血管病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院内主要诊疗环节用时的达标率,分析我院开通卒中绿色通道后高级卒中中心的运行现状。针对性的收集AIS患者发病后主要时间节点,主要有(1)发病时间(2)到院时间(3)治疗时间(接诊时间、检查时间、签字时间、取药时间、溶栓时间),根据各主要环节(院前环节、院内环节、接诊环节、检查环节、签字环节、取药环节)是否发生延迟分为无延迟组和延迟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无延迟组与延迟组在基线资料上有无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主要诊疗环节发生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探索出本地区AIS患者rt-PA溶栓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为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本地区溶栓率提供参考。结果:1.本研究中整体院内环节的达标率为83.74%,接诊、检查这两个环节的达标率分别为92.61%、86.70%,签字、取药这两个环节的达标率分别为71.43%、72.91%。2.入院NIHSS评分是AIS静脉溶栓患者院内延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33,CI:0.124-0.438,P<0.001),首发症状中的意识障碍是AIS静脉溶栓患者院内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26,CI:2.020-166.254,P=0.010)。既往高血压病史是AIS静脉溶栓患者院内接诊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67,CI:1.828-120.890,P=0.012)。既往高血压病史、首发症状中的意识障碍、既往少见的恶心呕吐、完善MRI检查是AIS静脉溶栓患者检查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81,CI:2GNE-140生产商.255-186.053,P=0.007;OR=11.220,CI:2.131-59.061,P=0.004;OR=412.510,CI:3.352-50769.983,P=0.014;OR=9.5FUT-175供应商84,CI:2.490-36.898,P=0.001);急诊途径入院、入院NIHSS评分是AIS静脉溶栓患者检查延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93,CI:0.046-0.813,P=0.025;OR=0.677,CI:0.566-0.809,P<0.001)。工作日到达是AIS静脉溶栓患者签字延迟的保护因素(OR=0.447,CI:0.214-0.936,P=0.033);完善MRI检查是AIS静脉溶栓患者签字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21,CI:1.397-8.380,P=0.007)。急诊途径入院是AIS静脉溶栓患者取药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44,CI:1.650-11.965,P=0.003)。结论:1.本院的AIS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主要诊疗环节用时均短于国家脑防委对于高级卒中中心各诊疗环节用时最低要求,溶栓效率高。2.本院的AIS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主要诊疗环节中的签字环节、取药环节用时达标率较整体院内诊疗环节用时达标率低,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3.入院途径、是否工作日到达、入院NIHSS评分、是否完善MRI检查、首发症状为意识障碍、既往少见的恶心呕吐以及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有无可以影响院内主要诊疗环节的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