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1967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与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与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的水平和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的皮Genetic inducible fate mapping肤过敏患者19 67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gE,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并根据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析血清总IgE检测值水平和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结果:19 678例皮肤过敏患者血清总IgE检测值为78.8 (27.2,216.0)kU/L。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为屋尘螨/粉尘螨、混合草、蟑螂;食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为牛奶、虾、蟹。除猫毛皮屑外男性患者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 <0.05)。各年龄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urora Kinase抑制剂<0.05);其中狗毛皮屑、牛奶、虾、蟹、贝类、鸡蛋白在0~3岁组阳性率最高,后随年龄呈下降趋势;猫毛皮屑、芒果、牛肉4~9岁阳性率最高,后随年龄呈下降趋势;屋尘螨/粉尘螨、蟑螂、霉菌、屋尘组合在0~19岁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后随年龄呈下降趋势;混合草、苋、桑树、菠萝主selleck HPLC要在50~79岁阳性率较高。结论:不同类型过敏原在性别、年龄都呈现不同的分布,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