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目的:通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及孕母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BPD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旨在减少BPD的发生和降低其严重程度,为临床上早期识别BPD及重度BPD高危患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胎龄<32w且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1)依据2018年拟定的BPD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非BPD组(n=118)和BPD组(n=67),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孕母围产期情况、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获悉更多构建BPD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2)依据2018年拟定的BPD分度标准将67例BPD患儿分为非重度BPD组(Ⅰ级26例和Ⅱ级17例)和重度BPD组(Ⅲ级23例和ⅢA级1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孕母围产期情况、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出重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及评价重度BPD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85例患儿分析BP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情况,结果发现:BPD发生率为36.21%(67/185),重度BPD发生率为12.97%(24/185)。胎龄<28w的患儿BPD及重度BPD的发生率分别为86.36%(19/22)、59.09%(13/22),均高于28~29~(+6)w和30~31~(+6)w的患儿(P<0.001)。出生体重<1000g的患儿BPD及重度BPD的发生率分别为96.77%(30/31)、54.83%(17/31),均高于1000~1249 g和1250~1500 g的患儿(P<0.001)。2、研究BPD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β=2.144,OR=8.536)、输注红细胞次数(β=0.603,OR=1.828)及有创机械通气≥7d(β=1.166,OR=3.210)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较大(β=-0.937,OR=0.392)是BPD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4个影响因素建立BPD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计算公式:logit(P)=In[P/(1-P)]=-0.937×胎龄+2.144×急性绒毛膜羊膜炎+0.603×输注红细胞次数+1.166×有创机械通气≥7d+24.962该预测模型的AUC为0.936>0.75(95%CI:0.903~0.970);校准后的AUC为0.911>0.75(95%CI:0.899~0.933),表示该模型的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的校准度良好。3、研究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输注红细胞次数(β=0.472,OR=1.603)和FiO2≥40%超过7d(β=1.910,OR=6.754)是重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较高(β=-0.005,OR=0.995)是重度BPD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3个影响因素建立重度BPD早期风险的预测模型:计算公式:logit(P)=In[P/(1-P)]=-0.005×出生体重+0.472×输注红细胞次数+1.910×FiO_2≥40%超过7d+2.43该预测模型的AUC为0.893>0.75(9Watch group antibiotics5%CI:Belnacasan试剂0.815~0.971);校准后的AUC为0.880>0.75(95%CI:0.851~0.897),表示该模型的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有良好的校准度。结论:1、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BPD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其严重程度也越高。2、胎龄、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输注红细胞次数及有创机械通气≥7d是BPD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BPD早期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3、出生体重、输注红细胞次数及FiO2≥40%超过7d是重度BPD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样构建预测模型可以早期筛选出重度BPD的高危患儿,为临床上进行早期干预,降低BPD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