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昆山高新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征,为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24日江苏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为时间节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冠疫情前(2018年1月24日—2020年1月23日)和新冠疫情后(2020年1月24日—2022年1月23日),在该区学校内发生的传染病聚集疫情的流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冠疫情后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大幅减少,由新冠疫情前的91起降至60起,共涉及5个病种,其中流感样病例和手足口病下降最为明显,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疫情在新冠疫情后出现增长趋势,新冠疫情前后不同病种聚集性疫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3,P=0.019)。各病种聚集性疫情罹患率在新冠疫情后均下降,其中水痘和流感样病例疫情的罹患率下降最明显,分别由14DS-3201配制.35%降至7.49%(χ~2=14.256,P<0.001)、28.73%降至25.02%(χ~2=4.673,P=selleck合成0.031)。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小学是流感样病例疫情高发场所。11月—次年1月和4—5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分别以流感样病例和肠道感染聚集性疫情为主。结论新冠疫情后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有下降趋势,应根据各级学校不同传染病、时间集聚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