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肿瘤相关Wnt5a蛋白、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相关定量参数以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预后进行风险评估,可能为更有效的个体化诊疗提供评估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Tumor biomarker—2021年12月经我院行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患者26例(26个病灶)。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42-85岁,平均年龄(61.46±11.95)岁。病灶最大长径范围为1.2cm-6.2cm。(1)26个病灶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做时间-强度曲线分析(TIC);Docetaxel试剂影像学测量26个肿瘤大小;26例检测血CA19-9、血糖;11例11个病灶行超声引导组织学活检,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nt5a抗体进行检测,观察Wnt5a表达;(2)手术方案制定;手术实施;术后即刻影像学验证确认粒子植入达到TPS计划要求;(3)术后2个月随访:CT或MR观察肿瘤大小变化;检测CA19-9、血糖;(4)将病例分为显效组(病灶缩小或不增大)和非显效组(病灶局部或整体进展或周围出现转移);(5)对比分析两组间Wnt5a蛋白的表达,对比分析两组间超声造影表现及定量参数差异,对比分析两组间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1、26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治疗,术后2个月影像随访:显效组20例,非显效组6例,有效率76.9%。2、11例胰腺癌组织中免疫组化Wnt5a表达胞浆均为阳性,癌旁组织中腺泡细胞、纤维间质均为阴性。显效组与非显效组阳性等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3、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显效组始增时间小于非显效组,显效组峰值强度大于非显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上升斜率及曲线下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间术前CA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A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术后血清CA19-9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显效组术前与术后CPuromycin采购A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A19-9 ROC曲线的AUC值为0.858,其临界值为341.10,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100%。两组间术后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水平较非显效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短期疗效显著。始增时间短、峰值强度高、术后血清CA19-9<341.10 U/ml及术后血糖控制良好(8.4mmol—11.2 mmol/L)提示短期疗效较好;Wnt5a蛋白的表达与放射性~(1 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建议胰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术后短期疗效进行预估;同时密切随访血清CA19-9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评估及促进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