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型便秘(气虚型)便秘患者肠菌组成特点研究

目的:肠道菌群失衡在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内环境、结肠蠕动、食物消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探究慢传输型便秘(气虚型)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并探讨核心菌群紊乱在慢传输型便秘(气虚型)病程中的相关机制。方法:2021年4月-2022年12月于辽宁省肛肠医院门诊及盆底疾病治疗中心诊治的气虚型便秘患者60例,进行粪菌检测,并对组内患者排便时间、便意感、排便寻找更多性状、肛门下坠感、排便困难程度、便不尽感等症状进行评分记录。结果:60例患者完成肠道菌群检测及症状评分。菌群失调组与正常组对比,普雷沃氏菌、普氏栖粪杆菌、罗氏菌属、双歧杆菌菌落数有明显区别(p<0.05),瘤胃球菌、伯劳特氏菌无明显区别。正常组菌群丰度及多样性优于失调组。而正常组便秘相关症状较失调组轻。结论:失调组菌群丰度与正常组有明显区别,部分有益Nirogacestat化学结构菌丰度明显降低。而失调组便秘症状较重,排便时间变长、无明显便意感、以球便为主,部分患者需灌肠等方法辅助排便、有明显便不尽感AhR-mediated toxicity及下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