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成瘾潜能是限制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痛敏素受体/μ阿片受体双功能激动剂d_2-BU08028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镇痛候选新药。具有与人类高度同源性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目前研究药物成瘾最为理想的建模动物。本研究建立恒河猴吗啡静脉自身给药模型并研究d_2-BU08028的正性强化效应,为镇痛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4只恒河猴股静脉置管,给予吗啡0.1 mg·kg~(-1)于FR1至FR10下训练,每天训练4 h。待动物在FR10下吗啡自身给药行为稳定后,首先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替代测试,动物稳定区分生理盐水和吗啡后,采用正交设计分别给予丁丙诺啡(1,10和30μg·kg~(-1))、BU08028(0.3,3和30μg·kg~(-1))及d_2-BU08028(0.3,3和30μg·kg~(-1))进行替代测试,记录给药次数、有效及无效踏板次数。结果 吗啡训练后可形成稳定的自身给药行为,selleckchem生理盐水替代后,动物的给药次数由(13.10±0.98SBE-β-CD细胞培养)下降至(4.36±1.37),提示实验体系建立成功。丁丙诺啡各剂量组替代后动物的给药次数、有效踏板次数均呈倒U形曲线,与替代前吗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BU08028和d_2-BU08028各剂量组替代后动物的给药次数及tetrapyrrole biosynthesis有效踏板次数与替代前吗啡相比均显著降低,与生理盐水替代相比无差异。全部测试期间动物无效踏板次数低于5。结论 丁丙诺啡与吗啡类似,具有正性强化效应,而d_2-BU08028不具有正性强化效应,提示成瘾潜能较低,研发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