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并对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岷县人民医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最终所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PFNA治疗的31例患者列为PFNA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列为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kin immunity髋关节Harris(HHS)量表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PFNA组的HHS评分均明显高于钢板组(P <0.05)。与钢板组对比,PFNA组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手术总时间、下床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 <0.05)。PFNA组Staurosporine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P <0.05)。术后3 d、术后6个月,PFNA组的GSES评分均高于钢板组(P <0.05)。结论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Naporafenib核磁,能有效强化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缩短其康复进程,手术安全性较好,且患者术后的自我效能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