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连续治疗两周。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一周后、两周后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评分、脑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NTF)]、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 RNA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R428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和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下降hepatic fat趋势,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及BI评分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和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GF、NTF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F-κB p50蛋白、NF-κB p50 m RNA、NF-κB p65蛋白、NF-κB p65 m RNA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IL-1β、IL-6、IL-8、TNF-α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明显购买Compound 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86%,略高于对照组的8.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加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