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NGS检测探讨支扩病原体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原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基于mNGS检测分析总结支扩优势病原体分布与中医证型相关性,为中医中药指导治疗支扩提供客观指标,更好的发挥中医优势。方法:通过对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肺病科住院部、门诊部诊断为中、重度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病人(bronchiectasis BE,以下简称“支扩”)急性加重期150例患者进行回顾AZD9291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诉、舌象、脉象、痰培养、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结果、胸部高分辨率 CT(highresolution CT,HRCT)、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运用 SPSS22.0 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150份标本全部送痰培养,痰培养阳性标本66份,共培养出75株病原体,革兰氏阴性菌(46.67%)>真菌(34.Medical physics67%)>革兰氏阳性菌(9.33%);肺泡灌洗液mNGS阳性标本148份,共培养出386株病原体,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8.70%)>革兰氏阳性球菌(28.57%)>真菌(11.66%)>病毒(6.23%);2.支扩急性加重期病原体以细菌、真菌感染为主,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77株(51.33%),革兰氏阳性菌47株(31.33%),真菌22株(14.67%)。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4株(22.67%)占比最大,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9.33%)占比最大;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11株(7.33%)感染为主,且常常合并细菌感染;3.各组间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中医证型患者年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组证型相比,肝火犯肺证组患者年龄偏小,其余各组证型年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患者病程年数分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组证型相比,肺脾气虚证组患者病程较长,其余各组证型病程年数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中医证型患者影像学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4.各组组间的CD3+细胞计数、CD4+细胞计数、CD4+/CD8+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痰湿蕴肺证组与肺阴虚亏证组的CD8+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5.本研究中支扩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与各组中医证型分布均无差异性。结论:支扩急性加AY-22989作用重期病原体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最多,中医证型多见痰湿蕴肺证,影像学以囊状型支扩为主,提示痰湿病理因素在支扩发病中的重要性;真菌已成为支扩急性加重期主要致病菌之一,且大多合并细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多见肺脾气虚证,临床上对于免疫力低下患者要警惕是否合并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