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人参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公开数据库TCMSP设置OB≥30%和类药性DL≥0.18筛选人参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获得蛋白靶点对应的基因名称。在TTD、OMIM、Gene Card、Pharm Gkb、Drug Bank五个数据库分别筛选胃癌的相关基因靶点并整理去重。利用Perl软件合并人参治疗胃癌的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得到交集,利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STRING构建候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并通过Cytoscape筛选得到人参治疗胃癌的关键靶点。通过R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分别通过PDB数据库和Pubchem数据库得到蛋白靶点、核心成分的三维结构,应用Auto Dock Vina软件和Pytick borne infections in pregnancymol对核心成分及蛋白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结果:1.人参有22个有效成分及98个作用靶点。2.5个数据库合并后共有10890个胃癌靶点,人参作用于胃癌的84个靶点。3.人参确认细节活性成分-胃癌靶点的网络图共有106个节点和179条边。4.STRING数据库得到PPI网络图,经过2次筛选后得到3个人参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分别是RELA(Transcription factor p65)、MAPK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和JUN(Transcription factor AP-1)。5.GO分析得到人参治疗胃癌主要在膜筏、膜微区和突触后膜等细胞部位中通过参与抗炎、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抗胃癌作用。6.KEGG分析可见人参可以通过调节化学致癌物质-受体、抑制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促进TNF信号传导以及促进AGE-RAGE的表达等途径治疗胃癌。7.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人参有效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与JUN对接后结合能<-6.1kcal/mol,与MAPK8对接后结合能<-5.3kcal/mol,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与JUN结合能<-5.2kcal/mol,显示对接良好。结论:1.人参抗胃癌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山柰酚、β-谷甾醇等22个有效成分。2.人参治疗胃癌NSC125066的靶点可能是JUN、RELA、MAPK8等84个靶点。3.人参可能是通过干预EBV感染、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