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银屑病关节炎注册队列的横断面、影像学及糖基化标志物的研究

目的:附着点炎是银屑病关节炎(PsA)的特征性表现,但我国尚无相关大规模数据。本研究基于中国银屑病关节炎注册队列(CREPAR),旨在描述中国PsA患者附着点炎的临床特征。方法: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间,CREPAR纳入了全国162家中心的1074名PsA患者。研究收集了患者初次注册时的人口学、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度和治疗相关数据。附着点炎评估采用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指数、马斯特里赫特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评分(MASES)和利兹附着点炎指数(LEI)。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探索与附着点炎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1074例PsA患者中的308例(28.7%)患有附着点炎。受累附着点的平均个数为3.3±2.8个。与无附着点炎的患者相比,有附着点炎患者的银屑病和PsA发病年龄更早,PsA病程超过5年的比例更高,中轴受累率更高,疾病活动度更高。308例患者中,根据MASES、SPARCC和LEI指数,附着点炎发生的分布和比例各不相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轴受累、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疾病活动评分28(DAS28-CRP)与附着点炎发生相关。与国际上其它队列相比,中国患者的特征包括附着点炎发生率更高、年龄更小、BMI更低、HLA-B27阳性率更高、更易出现指(趾)炎和csDMARDs使用率更高。结论:附着点炎是中国PsA患者的一种常见表现。中轴受累、PASI、DAS28-CRP与附着点炎发生相关。相较于国际上其它队列,中国患者附着点炎发生率更高、年龄更小、BMI更低、HLA-B27阳性率更高、更易出现指(趾)炎、csDMARD寻找更多s使用率更高。目的:利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包括超声、MRI和PET-CT评估司库奇尤单抗对PsA附着点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超声证实的具有活动性附着点炎的PsA患者。入组患者随机接受司库奇尤单抗300mg、司库奇尤单抗150mg或甲氨蝶呤(MTX)治疗。主要终点是治疗12周后马德里超声附着点炎指数(MASEI)较基线的变化。paediatric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次要终点包括24周时足跟附着点炎MRI评分(HEMRIS)、PET阳性附着点数量和利兹附着点炎指数(LEI)较基线的变化。结果:共21名患者完成了 12周随访(每组各7人)。在第12周时,超声检测的司库奇尤单抗300mg组MASEI炎症评分的变化高于MTX组(-4.14±5.64 vs 0.86±2.12,P=0.045)。从12周到24周,观察到司库奇尤单抗组附着点炎持续改善。从基线到24周,MRI检测的司库奇尤单抗300mg组HEMRIS炎症评分和总评分的下降幅度在数值上高于150mg组(炎症评分:-0.67±1.75 vs 0±0.82;总评分:-0.5±1.38 vs 0.25±0.5)。共有3例患者完成了 18F-NAF PET/CT,其中1例患者检测到双侧跟腱附着点阳性,治疗24周后附着点阳性数无明显变化,与超声和MRI的变化相似。结论:本研究从影像学角度证实,与MTX相比,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2周后在减少PsA活动性附着点炎方面有显著效果,且司库奇尤单抗300 mg的疗效要优于150 mg。目的:检测Ps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糖基化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67例PsA患者、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和50例健康对照(HC)的血清IgG糖基化表达谱,并进一步将PsA患者按临床亚型(外周关节炎、中轴关节炎、附着点炎)、疾病活动度(活动、非活动)以及司库奇尤单抗疗效(应答、不应答)分为5个亚组。通过凝集素印迹法验证差异表达糖谱。结果:凝集素芯片结果显示,与RA/HC相比,PsA患者血清IgG的甘露糖(凝集素NPL结合)、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凝集素PWM、WGA结合)、岩藻糖(PSA结合)水平下降。PsA亚组分析显示,中轴PsA患者的唾液酸糖(SNA结合)水平较非中轴患者升高;对IL-17抑制剂应答组的N-乙酰Nirogacestat半乳糖(GalNAc)(DBA结合)水平较非应答组下降。通过凝集素印迹进一步验证了 NPL、PWM和WGA的结果。结论:PsA患者血清IgG表现出特异性糖基化改变,甘露糖和GlcNAc的糖基化水平可以作为PsA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